年審電話 |
客服熱線: |
13287769552 |
客服QQ1: |
776839708 |
客服QQ2: |
1792786793 |
微信號: |
bjr369 |
|
名師教授 |
|
桂林區域 |
|
網上培訓相關說明 |
各位學員,歡迎參加網絡繼續教育培訓!培訓前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
1.“廣西財政會計網”網絡繼續教育平臺能實現學員網上報名、網上繳費、網上學習、學分登記確認等自動化服務,學員無需再持網校證明到所在地財政部門確認登記。
2.請按照網頁提醒的內容和步驟正確登錄,如有問題請咨詢所在地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
3.登錄后請認真核對個人信息,可修改個人信息后參加網絡繼續教育。此外,為確保您的個人信息真實、完整地反映在會計管理平臺中,請您參加網絡繼續教育完畢后,盡快登錄“廣西財政會計網”首頁“會計許可-會計繼續教育-繼續教育變更申請”更新您的會計繼續教育信息,同時持有關書面證明到所在地財政部門確認。
4.如果您發現網頁顯示未完成繼續教育年度不符合實際情況,請在廣西財政會計網填寫完成以前年度繼續教育申請,并持有關證明到所在地財政部門登記確認。
5.請注意:選擇網校繳費成功后,不能退費。
6.會計人員如需打印發票,請繳費成功后三個工作日內及時聯系所在地財政部門會計管理機構。
7.如您發現網校存在私自售賣上網卡、以欺詐或虛假手段招攬生源、教學質量低下等違規問題,請聯系廣西財政廳會計管理處。
8.繼續教育操作流程下載:廣西會計人員網絡繼續教育相關操作流程
9.溫馨提示:網絡繼續教育業務咨詢電話:0771-2863573,5331604。
|
|
您的位置:中國>>桂林>>桂林會計繼續教育平臺 |
桂林市積極策劃申報廣西農業綜合開發特色村鎮建設試點項目 |
平臺:華文會計繼續教育 來源:桂林財政廳會計管理處 時間:2024年2月16日 閱讀量:97685次 |
為深入推進我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廣西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自治區農發辦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探索開展農業綜合開發村鎮建設項目試點工作。
試點項目旨在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大力扶持特色優勢產業,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優勢,達到田水路林山綜合治理,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產加銷、農工貿一體化經營,一二三產業聯動開發的新格局。擬于2024年、2024年在全區立項1-3個試點項目,投資建設期限三年,單個項目計劃安排上級財政資金總計6750萬元。
今年2月,自治區農發辦下發《關于開展廣西農業綜合開發特色村鎮建設項目試點工作的通知》(桂農辦〔2019〕6號)后,我市永福縣、全州縣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以縣人民政府一把手為組長、縣財政局、農業局、水利局、扶貧辦等相關部門及項目區鄉鎮政領導為成員的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并立即著手開展項目前期調查,組織項目三年總體規劃及2024年年度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
永福縣充分利用該縣羅錦鎮作為桂林、陽朔、羅錦生態旅游金三角建設的有利契機,充分挖掘羅錦鎮金鐘山休閑旅游的區位優勢,桂林彩調發源地及崇山古民居民俗文化優勢,優質稻香米、沙糖桔、特色疏菜及油菜等種植加工的產業優勢,通過爭取上級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撬動整合縣水利、發改、扶貧、農業、文物等部門及社會資金22050萬元,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為引領,著力在羅錦鎮十六個社區和村屯打造一個集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形成“羅錦-蘇橋公路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帶”和“羅錦-江月公路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帶”,以及富硒優質稻產業發展區、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區、富硒沙糖桔產業發展區等 “兩帶三區”的規劃布局,把羅錦鎮建設成為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農村活力顯著增強的農業綜合開發新模式特色村鎮和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和示范區。
全州縣則利用該縣咸水鎮的區位優勢,以咸水鎮新興沃柑種植優勢、蕉川村紅楓生態種植和民俗旅游優勢、蕉川及白竹等村富硒香稻種植的優勢為依托,充分突出“桂北糧倉、桔香田園、生態農旅、優美小鎮”的主題,集中打造“沃柑+富硒米+鄉村旅游”的田園主體,輻射帶動全鎮“一村一品”提質增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根據規劃,全州縣咸水鎮通過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特色產業發展這個平臺,整合該縣交通、水利、農業等部門資金53000萬元,擬建成富硒米特色種植示范區、柑桔特色種植示范區、生態養殖示范區,休閑農業觀光帶和農產品加工物流中心“三區一帶一中心”的新型特色生態村鎮;同時建立農民創業園及電商服務中心,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助推當地特色經濟全面發展。
今年6月份,我辦根據自治區農發辦領導對永福、全州縣策劃申報廣西農業綜合開發特色村鎮建設試點項目進行調研時提出的指導意見,組織專家對兩縣編制的項目三年總體規劃和2024年度可研報告進行評審和修改后予以上報。
2024年6月26日,兩縣編制的項目材料順利地通過了自治區級專家評審。下一步,我市將重點組織開展廣西農業綜合開發特色村鎮建設試點項目的建設工作。 |
桂林市財政積極落實重點群體就業補貼政策
|
2024年桂林市城鎮新增就業60574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3996人,就業困難人員在就業415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就業6934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新增就業人數創歷年新高,全市的各項就業政策也得到了充分的落實。但桂林市每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近10萬人,還有近6萬高校畢業進入就業人群。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和困難群體就業工作任務依然十分艱巨。促進就業創業是桂林市一項重要任務,為此,市財政積極籌措就業資金,并配合人社部門落實重點群體就業補貼政策。
一、完善就業補貼政策體系
桂林市財政在貫徹落實國家促進就業創業決策基礎上,積極配合人社部門制定了一系列具體實施辦法和配套政策,近年來出臺了《桂林市就業因難人員認定管理辦法》、《桂林市公益性崗位管理實施辦法》、《桂林市創業培訓管理辦法》、《桂林市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管理暫行辦法》、《桂林市農民工創業擔保實施細則》等操作性文件,現階段根據自治區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市實際情況,也準備陸續出臺《桂林市就業補助資金職業培訓管理暫行辦法》、《桂林市職業技能鑒定補貼辦法》等政策,為落實就業補貼政策,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就業局勢穩定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積極籌措就業資金,落實重點群體各項就業補貼
2024年市財政積極落實就業主體責任,不斷加大就業資金投入。2024年共籌措就業專項資金6483萬元(上級財政補助資金5983萬元,市本級財政配套資金500萬元),共撥付就業專項資金8068萬元,其中:
(一)撥付公益性崗位及社會保險4328萬元
根據《桂林市公益性崗位管理實施辦法》等相關文件,桂林市共開發約1700個公益性崗位提供給桂林市殘疾人員、女性40歲男性50歲以上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登記失業人員、連續登記失業12個月以上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失地農民、家庭困難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刑釋解教人員等符合條件的人員。市財政一是按公益性崗位人員每人每月1680元的標準,根據用人單位性質的給予80%、60%兩個比例的補貼,2024年市財政共撥付公益性崗位補貼1691萬元;二是按用人單位為公益性崗位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給予全額社會保險補貼,2024年市財政共撥付公益性崗位社保補貼2637萬元。
(二)撥付靈活就業困難人員、企業新增就業崗位社保1013萬元
一是根據自治區《廣西就業專項資金有關補貼管理辦法》規定,桂林市對符合條件的343名靈活就業困難人員市財政按照其實際繳納的社保費給予66%的補貼,2024年市財政共撥付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755萬元。
二是根據自治區《關于做好企業新增就業崗位社會保險補貼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對桂林市確定的主導產業范圍內的企業,每新增1個就業崗位,按該企業為其新招用人員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2024年市財政共對符合條件的26家企業2813人撥付企業新增就業崗位社保補貼258萬元。
(三)撥付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就業見習補貼1317萬元
一是根據自治區《關于做好高校畢業求職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規定,對在校期間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廣西區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畢業生年度畢業生按當年自治區發布的一類地區每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給予求職補貼,2024年市財政對廣西師范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等10所高校11205名高校畢業生給予求職創業補貼1255萬元。
二是根據自治區《關于做好就業見習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規定,對桂林市認定的就業見習基地的高校畢業生給予900至1200元每月的就業見習補貼,2024年市財政對9個見習基地中的117名高校畢業生給予就業見習補貼62萬元。
(四)撥付重點群體職業培訓補貼555萬元
根據自治區《廣西就業專項資金有關補貼管理辦法》規定,對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畢業年度的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出、高中畢業生,2024年市財政對4169名符合要求參加職業培訓的人員給予職業補貼555萬元。
(五)撥付農民工創業貸款擔;800萬元,推進農民工創業就業
為保證桂林市農民工創業擔保工作的順利開展,2024年桂林市財政撥付800萬元農民工創業貸款擔保基金。根據《桂林市農民工創業擔保實施細則》規定,對具有桂林戶籍,在法定勞動年齡內的農民工進行創業擔保貸款。截止目前桂林市已發放貸款1000余萬元,扶持農民工120余人。
(六)撥付創業孵化基地補貼資金55萬元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創業孵化基地認定和管理暫行辦法》規定,2024年桂林市財政對全市認定的創業孵化基地給予補貼資金55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