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方式 |
手機: |
13287769552 |
QQ1: |
1792786793 |
QQ2: |
1792786793 |
微信: |
bjr369 |
|
操作窗口 |
 |
會計繼續教育成績查詢 |
初級專業技術資格查詢 |
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查詢 |
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查詢 |
江西中級會計繼教 |
|
通知:北京國家會計學院2024年度江西省會計人員遠程繼續教育已正式開通,歡迎會計人員報名學習。
經江西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江西省會計人員遠程繼續教育由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承辦。江西學員可通過身份證號碼(第二代身份證18位制號碼)和姓名直接登錄學習。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以及江西省財政廳的相關規定,會計人員每年須參加繼續教育時長90學分,合計1080分鐘。課程任選,學滿1080分鐘即可參加考試,考試次數不限,通過為止。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已與江西會計管理系統完成對接,學員的結業信息將實時上傳給江西會計管理系統。
為了解決異地流動、大中專院校在校生等持證會計人員無法按時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問題,我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的相關規定,并報經江西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主管部門審查同意,開通了江西省會計人員網上繼續教育。
持有江西省各級會計管理機構頒發的初級會計職稱證書的會計人員,參加了網上繼續教育并考試合格者,均可憑"江西省會計人員網上繼續教育合格證書"到發證機關辦理繼續教育登記。
|
|
您的位置:中國>>江西>>江西省會計信息平臺 |
關于印發吉安市2024年度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競爭性分配和項目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
平臺:華文會計繼續教育 來源:江西會計網 時間:2024年2月16日 閱讀量:97685次 |
關于印發吉安市2024年度工業發展專項資金
競爭性分配和項目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 |
為進一步規范吉安工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促進專項資金分配科學合理、高效公平,根據《吉安市本級財政專項資金試行競爭分配和項目化管理改革的意見》(吉辦字〔2019〕61號),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及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市第四次黨代會和市委四屆一次全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為統領,以競爭性分配和項目化管理為手段,創新和健全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機制,提高專項資金分配科學性和使用效益,使有限的專項資金更好地服務、促進產業發展升級。
二、基本原則
(一)公開透明。堅持“過程公開、陽光操作”,做到申報條件公開、競爭過程公開、競爭結果公開。
(二)績效優先。建立“多中選好、好中選優”的項目競爭優選機制,最大程度地發揮專項資金使用效益。
(三)示范引導。發揮專項資金的杠桿和引導作用,促進重點支柱產業發展升級,引導社會資本投向優勢產業。
三、競爭性分配
(一)支持內容
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預算安排400萬元,重點扶持產業龍頭企業和工業企業智能制造技術改造項目。其中,扶持產業龍頭企業項目200萬元,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制造技術改造項目200萬元。
1.扶持產業龍頭企業項目
(1)扶持標準: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預算安排200萬元,支持2個產業龍頭企業,每個企業各100萬元。
(2)扶持對象:全市范圍內電子信息產業龍頭企業。
(3)申報條件:
①企業規模大,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上年度市轄范圍內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10億元;
②項目投資大,近五年在全市范圍內通過技術改造、擴建或續建等方式,累計投入10億元以上;
③產業整合帶動能力強,項目在產業鏈中處于中高端,對我市產業具有強鏈、補鏈、延鏈作用,幫助引進或吸引相關配套企業入駐吉安市范圍內;
④企業技術水平高,擁有自身的研發團隊,研發能力強,產品附加值高;
⑤發展前景好、潛力大,將在做大工業總量、上交稅收、提供就業等方面為吉安工業做出突出貢獻。
(4)申報材料:《全市龍頭企業基本情況表》(見附表)一式7份,其中送市工信委6份、送市財政局1份。
2.支持工業企業智能制造技術改造
按照“突出重點、扶優扶強”的原則,重點支持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和新醫藥產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改造項目。
(1)支持方式和標準:從工業發展資金中預算安排200萬元,重點支持上述產業企業的智能制造技術改造項目4個。按不超過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5%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單個項目補助資金不超過50萬元。
(2)項目申報條件:
①項目屬國家產業政策鼓勵類,符合我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符合我市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和新醫藥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影響力強、規模較大,對產業發展具有較強的帶動作用。項目涉及產業領域處相關產業鏈中高端,具有高附加值,對相關產業具有強鏈、補鏈、延鏈作用。
②項目申報單位依法在吉安市內工商部門注冊登記,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1000萬元。
③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2000萬元(含)以上,已落實項目建設資金。
④技改項目已完成立項、土地、規劃、環評、安評、節能評估等前期手續,屬當年新開工或在年內可開工,且在兩年內能夠完工投產。
⑤項目實施方案合理可行,符合節能、降耗、安全的要求。項目產品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項目投產后應年新增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并且在上年的基礎上新增稅收100萬元以上。
(3)項目申報材料:井開區經科局、各縣(市、區)工信委、財政局申報文件、項目匯總表、項目情況表、項目資金申請報告。每個項目申報材料一式7份,其中送市工信委6份、送市財政局1份。
(二)操作程序
1.信息發布。市工信委通過吉安市人民政府網、市工信委及市財政局官方網站發布信息。
2.項目受理。企業通過上網查詢,在信息發布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根據屬地原則向井開區管委會、所在縣(市、區)工信委提出申請,報送申報材料。近兩年內獲得國家、省級類似補助資金,并且沒有組織竣工驗收的項目,不再申報市工業發展資金補助。井開區管委會、各縣(市、區)工信委會同財政局,在收到企業申報材料后5個工作日內完成初步審查,并將審查合格項目報送市工信委審核。
3.項目初審。市工信委會同市財政局在7個工作日內完成企業申報材料的初步審核,確定不少于5個初審合格項目提交專家評審。
4.專家評審。市工信委會同市財政局組織專家組對入庫項目進行評審,按專家評審得分高低確定擬扶持項目,并在吉安市人民政府網公示7個工作日。
5.項目審批。市工信委與市財政局聯合將經公示無異議的項目報市政府批準。
6.資金撥付。市財政局根據市政府批準的文件,下達項目預算指標并辦理資金撥付手續。
7.績效評價。市工信委會同市財政局對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益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四、項目化管理
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預算安排400萬元,重點用于支持工業重點產業對接重大項目推進、企業入規、組建企業技術中心和開發新產品、建設物流專線等項目。其中,支持工業重點產業對接重大項目推進工作經費90萬元,支持企業入規220萬元,組建企業技術中心和開發新產品50萬元,建設物流專線40萬元。
(一)支持工業重點產業對接重大項目推進
1.支持內容
(1)大力實施國家、省“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牽頭組織開展推進吉安制造強市建設全局性工作,包括創建吉安“中國制造2025”城市試點示范,推進全市制造業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事項,邀請國內有關院士、專家對全市制造業發展中的戰略性、前瞻性和系統性問題以及重大決策進行咨詢評估,全力構建吉安新型制造業體系。(2)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以LED智能照明和觸控顯示為重要突破口,在深圳等地設立產業對接中心,開展產業對接活動。(3)開展行業高峰論壇活動,在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江門、惠州等LED產業集聚地召開產業推介暨合作洽談會,舉辦LED智能照明等行業高峰論壇活動。(4)建立工業發展智庫,聘請電子信息、綠色食品行業內技術專家、高級管理人才、營銷專家、戰略專家等高層次人才以及中間機構作為產業對接專業顧問和服務單位,宣傳吉安產業發展政策,為工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招商服務。(5)建立工業重大項目調度平臺,完善項目督查、現場辦公等調度推進機制,對全市簽約、在建工業重大項目,實行一月一調度一通報。每年組織若干次工業重大項目摸底調研,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幫助我市重大工業項目獲得國家、省有關政策扶持,并組織開展項目評審工作。
2.扶持對象及標準
從工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90萬元給市工業發展主管部門,用于工業重點產業對接重大項目推進工作經費。
(二)支持工業企業入規項目
1.獎勵范圍。市、縣(市、區)負責工業企業入規工作的工信、統計等責任單位。
2.獎勵標準。每凈增一家規模工業企業獎勵市、縣責任單位2萬元,市、縣(市、區)責任單位各50%。獎勵總額不超過220萬元,其中單個縣最高不超過20萬元。
2.審核辦法。由市統計局建立入規、退規企業數據庫,市工信委會同市統計局、市財政局,依據12月份統計快報對各地凈增規模工業企業戶數進行核實。
4.獎勵資金分配。縣(市、區)所獲獎金由市財政局撥付給當地財政局,再由當地財政局按標準撥付給相關責任單位;市直責任單位所獲獎金由市財政局直接撥付。各縣(市、區)責任單位獎金分配比例由各地自行確定,市直責任單位獎金分配由市工信委確定。所獲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企業入規培訓、調度和申報等工作經費。
(三)組建企業技術中心和開發新產品
1.扶持范圍:在本市工商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從事生產經營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工業企業。
2.獎勵標準:采取認定獎補的方式,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企業,分別給予100萬元和20萬元專項獎勵,市、縣財政各承擔50%。對企業開發的國家級、省級新產品,由市財政分別獎勵2萬元和1萬元。
3.需提供的材料:省工信委、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省地稅局四家聯合下發的《關于公布江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名單的通知》文件。江西省工信委頒發的“江西省新產品證書”。
4.獎勵程序:市工信委會同市財政局,依據市委、市政府及省工信委等相關文件進行審核,提出獎勵名單,向社會公示7天后報市政府分管領導審定。市財政局將資金撥付給企業。
(四)支持工業園區物流專線建設
1.扶持對象:服務我市工業園區企業的物流企業
2.申報條件及獎勵標準:申報主體為在吉安市工商部門(含工業園區)注冊經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物流企業。扶持的內容為已開通運行的自建省外物流專線不超過4條, 每條專線獎勵10萬元。
(1)今年12月底前在省級以上工業園區設有服務場所,目前已開通并正常運營的專線;
(2)月雙向對開時間達26天以上,每條專線全年累計服務省級以上工業園區企業50家以上,并且業務量排在前四名(以業務發生憑證為準)。
(3)此次扶持主要策應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對接,將優先考慮開通深圳、東莞、廣州、中山等廣東城市線路的企業。兩年內已獲得工信系統項目資金支持的企業不再重復申報。
3.申報時間及材料: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在12月20-30日申報,經所在園區管委會、財政局初審同意后,向市工信委、市財政局提出申請,并如實提供以下資料:項目申請文件;企業“三證合一”復印件;為園區企業服務及業務量佐證材料;專線開通憑證等其它必要資料。
4.獎勵程序:市工信委會同市財政局組織人員對申報企業的申報條件優劣,服務質量好壞等進行評審認定,提出獎勵名單,向社會公示7天。公示無異議后將獎勵名單報市政府分管領導審定。市財政局按照資金撥付程序撥付給企業。
五、監督管理
(一)項目實施企業要嚴格按照扶持資金扶持的條件,及時組織實施相關項目,按照國家規定的項目管理辦法規范操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進行招投標,依法上報統計數據;對收到的扶持資金,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賬務處理,專款專用。
(二)市工信委負責按照國家現行項目管理規定,對申請資金支持的項目組織論證和評估,對項目進度進行跟蹤調度,對竣工投產項目進行效益評價。
(三)市財政局負責每年在預算中安排資金,對項目資金進行審核,根據市政府批文下達資金使用計劃,辦理資金撥付手續,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追蹤問效、監督檢查。
(四)市工信委、市財政局對項目組織實施、資金使用和經濟效益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實行企業法人和項目負責人負責制,凡涉及弄虛作假,截留、挪用吉安工業發展資金,妨礙監察和審計部門依法對項目進行督察和審計,違反項目操作程序、不依法進行項目招標的企業,要追究有關企業法人代表及項目負責人的責任,觸犯法律的追究其法律責任,同時將截留或挪用的資金全部收繳市財政,取消其以后年度申請項目的資格。
(五)各縣(市、區)工信和財政部門負責對扶持項目的日常管理監督,對資金使用效果不明顯、配套資金不到位的地區,相應減少所在地下年度項目申報數量和扶持額度。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執行。由市工信委、市財政局負責解釋。 |
|
|